語言學家曾言道:一國的語言使用的人口愈多,它的價值也就愈高,由此可見語言的重要性。今天藉此機會我想跟大家談一談「說中國話的重要性」。記得剛入小學,本不識一字,在老師的熱心教導下開始一筆一劃的學著寫、一句一句的學著讀、及一語一語的說。小學畢業後只會讀、寫,說呢就有點困難了。原因不是別的,上課除了聽老師講課之外,但下課時間卻很少使用,平時在家也極少用中國話來交談,相形之下我的中國話能力就比較差,因而也就失去了學習語言的最基本原則,就是多聽、多講、多看。今天我們暫且不談多看。而我認為要學習一國語言最主要的是要本著多聽、多講為原則。
語言本是一種實用的東西,而不是理論,所以一定要經常地開口講。今日僑校的趨勢,韓籍學生大幅增加,韓籍的母親比例也不少,因而造成了在家、在學校普遍使用韓語,中國語使用的空間就越來越狹窄,在這種情勢之下又怎能祈求中國話進步呢?
過去中國話在國際的場合中,根本不受重視,更談不到使用它了。近幾年來,由於中國科技的突飛猛進,經貿市場潛力的無窮,深受各國人士的注目,而不敢再掉以輕心蔑視這個已醒的睡獅。因此,現在在很多國際會議中,中國話也成為不可缺少的官方語言之一了。
近十年以來,西方國家發生了一陣中國熱,許多青年學生開始學習中國話。然而在世界各地中國話最流行的時候,身為華僑的我們卻對中國話,不但不重視甚至於排斥,使有些前來僑校學習中國文化的韓籍學生滿懷一分希望的那種心情,如同澆了一盆冷水,是多麼的驚訝、失望。
目前僑校環境日新月異,為了增強學生們的中文能力的學習程度,不惜按裝衛星、最新的電腦要我們達到多聽、多看,以便接觸更多知識。然而做學生的我們,對於校方的用心、苦心,卻置之不理,只一味的方便,而使用韓語,忽略了說中國話的重要性。從今日起,我們應該平時多說中國話,多看中文書籍,提高中文水平。相信在蘊育了博大精深文化的我們,只要肯努力學習,那麼未來韓華的前景,必是美好燦爛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