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頁
 
擁有多種語言能力的韓華子弟

擁有多種語言能力的韓華子弟

 

語言是資產、是力量

    幾年前有位就讀台大財經系的韓華僑生,大一時選修我的英文課,四年後,她是財經系第一位找到工作的應屆畢業生。原因很簡單,她比本地生多會一種語言:韓文。

    從語言習得的觀點來看,在韓國出生成長的韓華同學是非常幸運的,大家都擁有中文及韓文「雙語」(bilingual) 能力。從小在家聽父母說中文,中文是「母語」(native language),自然會聽會說;進入華僑學校,使用台灣出版的中文教課書,中文則是接受知識、閱讀、書寫的重要語言。而日常生活以韓文為溝通工具的大環境,提供了同學們精通韓文的能力。英語是學校修習的科目,是第二(或第三)外語 (English as a Second/Foreign/Additional Language),其學習方法與母語不同,需要學習、說、讀、寫的四項技能,也需要學文法。同學只要努力,也可將英語提升到運用自如的地步。

    環繞在多種語言的環境中,同學們會發現中文、韓文、英文彼此之間的干擾:如中文夾著韓文說,韓文拼音式的英語發音,這是擁有多種語言人士的必然現象,不必為此擔憂。同學們雖然沒有說中文的大環境,但只要能夠多多閱讀中文書籍、看中文網站(新聞、旅遊、電視劇等)、在校每一分鐘都努力說中文,必會達到精通中文的境界。

 

擁有多種語言帶來的人格特質

    語言學家指出,會多種語言的人,可以快速有效的在不同語境中移動,因此頭腦靈活,反應特快。他善於跟人溝通,因為要專心聽他人用哪一種語言說話,不但專注力強,更是一個好的聆聽者。學習不同的語言,可培養分析、批判、解決問題的能力。這些都是21世紀年輕人成功的必備條件。

    韓華同學們早早就能使用多種語言,好好把握難得的語言環境,將中、韓、英文打造成數把利器,用來獲取新知,與人溝通。未來,無論升學、求職,必定一帆風順! 親愛的學弟學妹們,加油!Fighting!

 


上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