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910年3月29日廣州329之役進攻兩廣督署圖。(國父紀念館)
青年節的由來
民國前1年(西元1910年)3月29日(農曆),黃興率同志起義於廣州,因清廷有備而事敗,殉難人數及姓名均不詳,後經潘達微義士撿收諸先烈忠骸約72具,合葬於黃花岡。此役之後,烈士為革命犧牲之精神迅速傳遍民間,不數月而有武昌起義,獲得全國響應,滿清遂被推翻,民國於焉成立。故黃花岡之役的歷史價值與英烈精神,足以照耀千古,垂範後世。
民國32年(1943)3月29日,三民主義青年團召開第一次全國青年代表大會於陪都重慶,決議以3月29日黃花岡烈士殉難紀念日為青年節,並獲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通過,以象徵青年蓬勃奮發之朝氣與活潑進取之精神,經中華民國政府在民國43年(1954)通過公布施行,並將烈士忠靈入祀忠烈祠。
青年節的精神
青年節紀念黃花岡犧牲的革命先烈,主要意義在於追念廣州起義的烈士,以生命和熱血實現救國救民的宏願,他們成仁取義,為後世青年樹立生命不朽的典範。